2)第四百八十七章:执中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田的主旨之一就是通过土地分配进行里社黔首的动员和确定泰山军的基本盘。

  那这田就无论如何都要分。

  但他们又没办法识别哪些自耕农是原先的豪强,索性就全部土地都征来分了。

  张冲看到这里,原先心里的气也就消了。

  要是在四五年前,张冲刚来这的那会。要是看到下面阳奉阴违,他早就办了这些郡吏了。

  但随着处理政务的经验日渐多了后,张冲却也有些理解了。

  你说那些过激手段的郡县吏们是故意要和政事堂对着干?不,实际的结果恰恰是,他们领会到了政策的原则和精髓,然后根据现实情况来权变。

  尽管这种权变好像在结果上与政策本身的条文是背道而驰的。

  但这就是实际工作的真实情况。任何先定的政策都不可能不多不少地恰好应用。所有执行者都要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判断现实情感,因而做出权变。

  而且就其张冲的本心,至少目前为止,他对于下面主官们的过激的权变并不反对。

  在张冲看来,不同时期的手段是不同的。

  在目前来说,也就是事业的初期,为了更广泛的动员和争取穷困黔首,在作风上要大刀阔斧,甚至要用暴力去发动。

  而等到外部局势有了稳定后,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下。

  而这个顺序是不能反的。就像对豪强们,是不能和平团结的,必须要有斗争有团结,而且是先斗争,再团结。

  这是一个基于实际情况而总结的手段。

  张冲就是这样辨证的看待激进和温和的执行手段的。

  温和意味着团结、秩序、建设,激进意味着斗争、活力、破坏。这两种手段,泰山军都要用,都要硬。

  所谓不破不立,不矫枉不能过正,只有通过坚决的斗争,才能激发广大黔首的斗争热情。他们才会有胆子,有信心跟着泰山军一起斗豪强。

  这条经验是张冲在蛰伏泰山的时候,亲身体悟出来的。

  但在必要时候,这种过激又需要转向温和,斗争也要转向团结。这个经验是张冲在经营莱芜的时候,实践出来的。

  想了想,张冲并不打算对这些人进行处置,也不打算点名表扬,不然又会让别的主官对形势产生错判。

  到这里,张冲对自己写的那篇座右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到底,张冲自己也没理过政,他也是骑马看路,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从目前来看,他做得不错。

  但很快,张冲在看到下一封密奏后,对刚刚的想法又产生了怀疑。

  这是渤海,章武县令焦用的转给渤海太守李武的上表。李武不能决,遂将这篇上表一并转到了邺城。

  焦用这人张冲知道,是从河济地区成长起来的分田吏。作风亲民,爱民,亲临做事,连续两年被评为特异,上上。

  所以才被特拔到了渤海的章武作为县令。

  章武是渤海的大城,是产盐重地,能耕种的田地特别少。因此,章武地区的人地矛盾就特别大。

  焦用在他给渤海太守的上表中就讲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下面的人比焦用更要极端。

  因为章武地区人多地少,即便是将全县的田土平分给所有人,这些人还是没办法养活自己。

  而原先章武之所以能养这么多口户,就是豪强们贩卖盐到中山一带,然后换取粮食回来。

  而现在,豪强们依旧掌握着这条贩盐商路。所以焦用就决定让这些豪强只交出土地,但可以继续行商。

  请收藏:https://m.caxa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